制取(qu)青刺果油的工藝過(guo)程
2.1 預處理工序
預處理車間的工藝過程為:水份(8—10%)合適的青刺果由提升機、輸送到振動篩,經計量稱、去石機到破碎機。風選后得到的青刺果仁經軟化、軋胚、烘干后進入浸出車間。
破碎是個非常關鍵的步驟,破碎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下道工序。青刺果先破碎成6瓣左右,然后通過風選使皮仁分離。破碎的程度不夠,皮從仁中分離不出去,皮隨仁進入下道工序,仁中含皮太高;破碎程度太大,仁過碎,仁隨皮而去,皮中含仁過高,損失大。一般控制在皮中含仁≤0.5%, 仁中含(han)皮<5%為宜。如青(qing)刺果仁含(han)水量低,軟(ruan)化(hua)時(shi)應適(shi)量加些水,使(shi)軟(ruan)化(hua)后的水分達(da)到10—12%,溫(wen)度為60℃,軟(ruan)化(hua)時(shi)間為15min。
料胚進入浸出車間之前,還要烘干。我們采用的是自己設計的干燥輸送機。此設備有很多優點:一是物料沒有死角;二是物料在熱氣流的作用下受熱均勻,不會出現物料過熱變性;也不會出現氣流短路現象。氣流溫度為85℃,干燥(zao)時間為13min。
預處理車間主要工藝指標:
含雜量<0.3% 胚片厚度0.35mm
含水量9% 溫度45℃
2.2 低(di)溫萃(cui)取工序
我們采用的是亞臨界溶劑萃取工藝,青刺果胚浸出時溫度為45℃,經五次浸出后濕粕含溶30%左右,然后減壓氣化,壓縮回收利用。混合油也減壓氣化,達到0Mpa(表壓)后抽真空脫溶,當表壓為-0.09 Mpa,溫度為45℃,維持30 min即達到成品油的標準。
青刺(ci)果(guo)油浸出車(che)間主要工藝(yi)指標:
青刺果油殘溶 0.85mg/kg
含雜≤0.1%
水 測不出
粕中含油<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