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被稱為人工智能元年,物流業作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在人工智能的大力推動下,正在經歷智慧化、科技化轉型的巨大時代變革,新一代智慧物流產業版圖已然展開。
	以集約化的運營推廣減少運力浪費
	在張海瑩看來,國家政策導向及物流市場的發展,都指向智慧物流,而智慧物流與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又具有非常高的結合度。
	地上鐵作為一家專業從事新能源汽車集約化、創新型運營服務商,致力于為各大快遞物流及城市配送提供環保、高效的運力服務。地上鐵通過實行集約化的運營模式,幫助用戶解決用車和運維問題,減少運力的浪費 。目前,地上鐵已經在全國范圍內為順豐、京東、通達系等國內數十家全網型快遞公司提供新能源車的全方位服務,張海瑩表示,2018年地上鐵還會加大在產品和系統方面的投入,用最專心的產品和專業的服務為物流快遞行業降本增效。
	以線下數據連接促進綠色物流發展
	關于未來智慧物流的發展趨勢,張海瑩認為,智慧物流和新零售的變化是息息相關的,物流是服務于商流的,在越來越垂直化、高頻化的大環境下,物流必然要前置化,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前端高頻分級的服務,這將產生大量新能源車工具需求。
	“新能源汽車對物流行業,更多是起到助力的作用,形成-度、橫向連接的特點。”張海瑩告訴記者,新能源物流車天生的基因就具備模塊化和數字化,新技術的應用助理了智慧物流的迭代,也推動了能源的數字化發展。通過數據的連接,同時新能源汽車零排放的特殊性,也助力了綠色物流的加快發展
	強強聯合共促智慧物流發展
	張海瑩表示,傳統物流在轉向智慧物流的發展過程中,無論是服務的標準化還是體系化建設都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精細化和更優化也將成為地上鐵為之努力的方向。
	“許多O2O也在將‘末端物流’進行優化,這也缺少不了城市內車隊和城市內運輸工具的優化,因此我們需要借助新能源車的集約化搭載智慧化的管理工具,貼合城市物流的轉型。”張海瑩說。
	據悉,地上鐵與智慧物聯網公司G7進行了深度合作,通過對物流運輸車輛的數據采集與云端聯動管理,不僅促進地上鐵新能源車的發展,更能推動綠色物流的進步。張海瑩介紹,“新能源車輛本身是帶有數字屬性的,三電系統,車輛能源管理,以及智能化的運營管理方式,可將車輛運營實現全程可視、可控,從而將運輸行為管理數字化、智能化,實現服務升級。地上鐵接入G7平臺,使得新能源車運營數字化,所有這些數字化糅合形成線下標準化運營的一張網,再協同線上智能化運營管理,實現高效、安全運營。”
	張海瑩表示,后續地上鐵將和G7一起,持續挖掘用戶需求,提供不同需求下的一站式解決方案。這其中需要關注新能源車跟智慧物流是息息相關的嫁接點,不管是在線下的集約點,或是線上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的打通,以及未來的集約調度的實現,對于促進未來智慧物流發展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地上鐵從實際運營需求以及客戶出發,結合G7多年深耕物流車隊運輸智能化管理的專業經驗和數據,將進一步優化合作運營方式,提高物聯網領域的合作結合程度,共同開拓智慧物流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