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三巨頭一直在互聯網領域收購,有些收購已經延伸到離互聯網關系不大的領域,例如阿里一些金融方面的收購。三家公司資金充裕,按照這個節奏,都會發展成巨無霸公司,阻礙創新。中國的三大互聯網公司對中國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政府會不會出臺政策限制他們的發展?
中國互聯網三巨頭一直在互聯網領域收購,有些收購已經延伸到離互聯網關系不大的領域,例如阿里一些金融方面的收購。三家公司資金充裕,按照這個節奏,都會發展成巨無霸公司,阻礙創新。中國的三大互聯網公司對中國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政府會不會出臺政策限制他們的發展?
目前中國政府對于互聯網公司并沒有什么主觀扶持政策,中國互聯網經濟的繁榮的主要原因有:
1、中國的巨大市場容量,以及“國家隊”沒有介入干預,互聯網公司激烈而自由的競爭,優勝劣汰,活下來的公司具有很大的市場競爭力。
2、中國的文化和貿易壁壘非常強大,文化的特殊性,使得中國人偏向使用國產的服務和軟件,外國企業做的服務和軟件往往讓國人不習慣,同時,中國有堵墻,一堵看不見的墻,將國際上的大型互聯網企業阻擋在墻外,讓中國用戶不得不使用國產軟件和服務。政府實施的某些措施從客觀上起到了保護國內互聯網企業的作用。
因此可以看出,國內互聯網巨頭最開始通過自由競爭獲取的優勢,是對中國的互聯網發展具有正面影響,但目前隨著政府政策對于國外公司的貿易壁壘,導致國外很多優秀的服務無法進入中國,從客觀上來說這種情況對中國的互聯網發展是不利的,缺少競爭的企業往往不會把主要精力放在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而是放在如何更多的賺用戶的錢,比如百度的搜索質量在谷歌退出中國之后,不但沒有上升,反而出現了下降,在出售廣告上變本加厲,讓用戶的搜索體驗變得非常糟糕。
因此,政府應該做的事情是,放開貿易壁壘,讓國外優秀的網站和服務能進入中國,讓這些國外巨頭和國內的互聯網企業自由競爭,這才是對中國互聯網最好的政策。通過行政力量干預國內互聯網企業的發展,只能讓中國互聯網失去活力,讓互聯網行業步入傳統行業的后塵。
微信掃碼關注 億華聯眾 公眾號